汉阳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文档类型:.rar
文档大小:15.15 KB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2013-05-05
微信扫码,手机端下载本文资料
下载地址
文档打包中

文档介绍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恼人的静电
在冬季干燥的天气里,很多人都会碰到这种情况:在开车门、开水龙头时,有“触电”的刺痛感;有时早晨梳头,头发会越理越乱;晚上脱衣睡觉时,黑暗中会发出“劈里啪啦”的响声,还伴有闪光……这些都是静电现象。这些静电如幽灵般“一闪而过”,不仅让人烦恼,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电流,比如220v的交流电、直流电。静电电击是由静电放电造成的瞬间冲击电击。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而原子又由质子、中子及电子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电荷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如果有外界作用如摩擦,会使物体之间的电荷发生移动,电子从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正电。有些情况下不摩擦也能产生静电,如感应静电起电。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只要接触后分离都可能产生静电,流动的空气也能产生静电。基于空气也是由原子组合而成,可以这么说,在我们生活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产生静电。
人体静电产生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干燥的空气,二是不导电的化纤衣物,三是体质较弱者。冬季空气干燥,相对湿度低,这就造成皮肤表面电阻值增大,局部有大量电荷堆积。如果穿着化纤衣服,电荷更不易导出,如用手触及金属导电物,静电就会突然释放,手指就会有电击的感觉。在干燥的季节,人体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科学家研究发现,静电电压为5万伏时人体没有不适感觉,带上12万伏高压静电时也没有生命危险。
但是,静电放电也会在周围产生电磁场,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很大,稍有不慎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例如,飞机机体产生的静电会干扰飞机上的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在一起,难以分开,电视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度和亮度降低;在混纺衣物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捣的鬼。另外,静电产生的火花会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引发爆炸。
过多的静电在人体内的堆积,会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在冬季,约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与静电有关。由于摩擦起电的时间极短,所产生的电流量很小,因而静电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但静电对人体健康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刺激人体皮肤,使皮肤水分减少,皮屑增多,造成皮肤干燥、刺痒。静电积累会改变人体体表的正常电位差,影响各脏器,特别是心脏的生理过程及正常传导,引发心脏室性早搏和心律失常。
消除静电最简单又最可靠的办法是用导线把设备接地,这样可以把电荷引入大地,避免静电积累。科研人员研究的抗静电剂,则很好地消除绝缘体内部的静电。当空气相对湿度高于50%,静电就不易积累。因此,冬天适当增加室内及环境的湿度,让积累的电荷随时放出,也可以有效地消除静电。冬季室内要注意喷水加湿,适当养些花草。当天气特别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改变室内空气湿度。要养成良好的防静电习惯。当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冬季,要尽量选用高保湿的化妆品;赤足有利于体表聚集的静电释放;尽可能让身体多接触由地面延伸而来的金属管道,如自来水管、暖气管道等,从而使身体所带的静电迅速传导出去。
5.文章从多个方面介绍静电,下列概括不属于本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静电产生的原理。
B.静电产生的条件。
C.静电带来的危害。
D.静电的广泛应用。
6.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