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育资源,助您学习进步!
客服咨询:QQ195759770、微信15871745758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语文 > 精选试题 > 初中语文 > 初二语文 > 八下月考

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10-2011学年度八下语文周练(二)(word版)

    文档类型:.rar 文档大小:15.80 KB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2013-03-06

    微信扫码,手机端下载本文资料

    下载地址
    文档介绍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尘垢(goù) 混(hùn)沌 呱呱(gū)坠地 绝 (yǎn)
    B. 狼籍(jí) 飞漱(sù) 轩邈(miǎo) 清冽(liè)
    C. 簌簌(sù) 暴戾(lì) 差(chāi)使 窒(zhì)息
    D. 惆(chóu)怅 颓(tuí)唐 缥(piǎo)碧 属(zhǔ)引凄异
    2.下列各组选项,加点字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释义正确的是( )
    A.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B.林寒涧肃(严肃)
    C.经纶事务者(治理) D.泠泠作响(鸟鸣声)
    4.指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项( )
    例句:略无阙处
    A.望峰息心 B.窥谷忘反 C.互相轩邈 D.风烟俱净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项是( )
      A.这次教训,使他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对他大有裨益。
      B.只有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改进缺点,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C.武汉市教育局表示,要支持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和发展民办幼儿园。
      D.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的举措大大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二、说明文阅读(9分)
    中国古代的茶具
    姚伟钧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同时,由于我国的陶瓷业历史悠久,我国的茶具更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它既是我国茶文化的宝贵历史遗产,又是代表各个时代的工艺美术产品。
      最初人们喝茶是用饮食器具。一器多用、一具多用是中国古代社会各种器具的共同特点。专用茶具的出现是饮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感到需要一种专门器具的时候而产生的。也就是说,茶叶的利用在前,茶具的产生在后,两者并不是一道问世的。
      茶具是指与饮茶有关的专门器具,公元前一世纪,四川王褒所著的《僮约》中有:“武阳买茶”“烹茶尽具”之类的话,说明当时煮茶已经有专门器具。
      唐代以前,各地使用茶具的情况较为复杂,除一般使用碗、杯之外,某些地方还有用酒器来饮茶的情况。富豪之家的碗、杯多是用金锡制成的精美器具,一般平民饮茶主要使用陶瓷碗。
    唐代盛行饮茶,士大夫和文人多以饮茶为韵事,他们不仅讲究茶叶的色香味及烹茶方法,对茶具也非常重视。唐代中期,陆羽著《茶经》对唐代各地所产的茶具作了细致的比较和评论,他说:“碗,越州上,鼎州次……洪州次。”“邢不如越”,“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
      唐代茶碗比饭碗的器形要小,器身较浅,器壁成斜直形,敞口浅腹,适于饮茶。茶碗大都制作精良,釉色莹润。与茶碗相配套的茶壶在西晋就已出现,从晋至隋,茶壶的式样流行的是一种鸡头壶,即茶壶的流子。到唐朝,茶壶称为注子,或称茶注,这时的壶式,普遍以短形小流代替了过去鸡头饰流。唐代还首创了一种饮茶用的碗托,用以托茶,称为茶托,又称盏托。
      唐宋以来,文人作诗献词称颂茶德,饮茶成为一种“雅道”,茶具也成为一种雅器。唐朝饮茶一般用碗,宋朝以后就不用碗而改用盏了。盏实际上也是一种小碗,但比唐碗小巧精致。由于宋朝盛行用盏饮茶,盏托使用更加普遍,而且制作也比唐朝精细多姿,盏托的托口突起,托沿多作莲瓣纹,托底中凹。茶壶到南宋时,壶式明显由饱满变得瘦长,北宋的茶壶,流子多在肩部,而到南宋末年,流子已移至腹部。
      宋末元初,景德镇的瓷茶具异军突起,从此成为最为名贵的茶具。景德镇的茶具品种繁多,形态别致,制工精良,装饰丰富,特别是它的瓷茶杯,素以“青如天,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称著中外。因日本的“茶汤之祖”珠光特别喜爱这种茶具,后来便把景德镇的青瓷茶具定名为“珠光青瓷”。
      瓷器出现以后,茶具中的陶器便随之销声匿迹了。但至明朝,一种刚刚问世的陶茶具又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这就是江苏宜兴的紫砂陶。特别是在明代中期以后,士大夫饮茶用紫砂壶逐渐蔚为风尚。明人饮茶,已由前人煮茶而改为沸水泡茶,与现在饮茶方式一样,正如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写道:“先握茶手中,俟①〔俟〕等待。汤先入壶,随手投茶汤,以盏覆定。”这样,紫砂茶壶的优点就更加显露出来,前人总结紫砂壶有七大优点:其一,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使“茶叶越发醇郁芳泌”;其二,壶经久用,即使空壶以沸水注入,也有茶味;其三,茶叶不易霉馊变质;其四,耐热性能好,冬天沸水注入,无冷炸之虑,又可文火炖烧;其五,紫砂壶传热缓慢,使用提携不烫手;其六,壶经久用反光泽美观;其七,紫砂泥色多变,耐人寻味。
      明代以后,我国优质茶具一直保持着“景瓷宜陶”的格局,也就是瓷茶具以景德镇为首,陶茶具以宜兴紫砂为最,至今未变。
      我国古代茶具种类非常丰富,除了陶器、瓷器外,还有铜器、锡器、银器、金器、漆器、玉器、水晶、玛瑙等等,但因价值昂贵或实用性不大而流行不广。古代一些茶具上还常绘有白鹤飞翔、游龙戏凤、翠鸟舒翼、彩蝶恋花、人物美女、各种花卉、山水画等图案,诗情画意,尽在其中。人们在品饮茶叶之时,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些茶具的艺术之美,为品茗平添一番情趣。 节选自《文史知识》
    6.下列对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中国古代茶具的大致发展过程。
    B.本文重点对唐、宋、元、明这几个时期茶具的新变化进行了说明。
    C.本文还介绍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D.本文还介绍了我国古代茶具种类。
    7.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茶具是饮茶的器具。公元一世纪已经有专门煮茶器具。
    B.一器多用、一具多用是中国茶具的特点。
    C.茶具是一种雅器。有碗、盏、托、壶、流子等器皿。
    D.中国瓷茶具的品牌以景德镇为首,陶茶具的品牌以宜兴紫砂为最。
    8.依据本本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珠光青瓷在北宋早、中期出现,经南宋及元、明早期,其绝大部分是南宋时期,少数沿烧至元明。
    B.北宋时,景德镇也因独创青白瓷而名扬天下。
    C.宜兴目前已发现3处紫砂古窑遗址,从器物造型和工艺上推断,其年代至少在明代以前。
    D.我国古代茶具都缓有白鹤飞翔、游龙戏凤、翠鸟舒翼、彩蝶恋花、人物美女、各种花卉、山水画等图案,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分隔线----------------------------
    Powered By EmpireCMS 武汉教育资源网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H111.COM,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码: 鄂ICP备18026666号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若侵犯你的版权,请直接跟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