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育资源,助您学习进步!
客服咨询:QQ195759770、微信15871745758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语文 > 精选试题 > 初中语文 > 初二语文 > 八上期末

汉阳区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文档类型:.rar 文档大小:9.27 KB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2013-05-05

    微信扫码,手机端下载本文资料

    下载地址
    文档介绍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1——13题。(10分)

    鲁迅作品进人中学教材现状研究(节选)

    宋晓梦

    鲁迅作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现代文化中的宝贵遗产,从上世纪20年代初,鲁迅作品就开始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此后,几乎所有版本的语文教材,都选入了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以至在学校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数量之多,任何一位现代作家都不能比肩。

    但是,据调查,目前大部分中学生感到鲁迅作品难懂而且不喜欢鲁迅作品。除了课文,一般不读其他鲁迅作品。“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是他们的口头禅。不久前,记者向来自浙江绍兴的两位中学语文教师了解鲁迅家乡的中学生是否能对鲁迅作品更感兴趣?想不到情况居然与其他地方相差无几!他们说,喜欢鲁迅作品的学生是个别的,是中学生中的“精英”;电脑游戏的吸引力大于“社戏”,游乐园胜于“百草园”,在这一点上,多数绍兴的孩子和其他地方的孩子区别不大。但也有学者认为:“不能低估现在中学生的感受能力,他们也希望自己逐步深刻起来,并不是只喜欢文化快餐。”

    上海鲁迅中学高二小陈同学的感受同时印证了上述老师和学者的两种不同看法。他对记者说:“我们班有三四个同学感兴趣,我不感兴趣。您问对鲁迅的印象吗?他小时候天真、调皮,还能让我有亲切感;长大后对社会人、事的批判,我就不怎么感兴趣了。不过还是希望教材里有,可以帮我们在看待社会时,多一些独立思考。”这些天真但又相互矛盾的看法,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当下中学阶段青少年成长过程的思想状态。

    了解文学史上的名家、大家,普及和传承鲁迅精神,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但是如何面对现实,实现动机和现实的统一,还需要中学语文教育界的教师、教研人员和鲁迅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们,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11、综观全文,说说学校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数量众多的原因有哪些。(3分)

    12、下面对学生不喜欢鲁迅作品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鲁迅作品太深刻、很难懂,超出了大多数学生的感受能力。

    B、鲁迅作品离现代学生生活实际太远,缺乏亲切感。

    ------分隔线----------------------------
    Powered By EmpireCMS 武汉教育资源网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H111.COM,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码: 鄂ICP备18026666号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若侵犯你的版权,请直接跟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