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育资源,助您学习进步!
客服咨询:QQ195759770、微信15871745758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语文 > 精选试题 > 初中语文 > 初一语文 > 七下期中

汉阳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文档类型:.rar 文档大小:11.00 KB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2013-05-05

    微信扫码,手机端下载本文资料

    下载地址
    文档介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唐宋诗中的物候(节选〕

    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在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诗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用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的重要标志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吟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黄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征象,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便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之大也是事实。

    树木抽青是初春很重要的指标,这是肯定的。但是,各种树木抽青的时间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算是初春的指标呢?从唐、宋诗人的吟咏看来,杨柳要算是最受重视的了,杨柳抽青之所以被选为初春的代表,并非偶然之事。第一,因为柳树抽青早;第二,因为它分布区域很广,南从五岭,北至关外,到处都有。它既不怕风沙,也不嫌低洼。唐李益《临滹沱见蕃使》诗:“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刘禹锡在四川作《竹枝词》云:“江上朱楼新雨晴,壤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足见从漠南到蜀东,人人皆以绿柳为春天的标志。王之涣著《凉州词》绝句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这句诗是说塞外只能从笛声中听到折杨柳的曲子。但在今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无论天山南北,随处均有杨柳。所以毛泽东《送瘟神》诗中就说“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如今春风杨柳不限于玉门关以内了。

    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 

    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南宋诗人陆游,在76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曰,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蔟
    ------分隔线----------------------------
    Powered By EmpireCMS 武汉教育资源网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H111.COM,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码: 鄂ICP备18026666号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若侵犯你的版权,请直接跟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